古代十二时辰分别是什么时间(古代12时辰与现代24小时)
100次浏览
发布时间:2024-10-03 09:10:50
中华上下五千年,发生过数不清的事件。过去、现在与未来都必须依附着名为时间的概念前进。
中国人的智慧来源于大自然,在古代人们把一天分成十二个部分(十二时辰),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活习性,将这十二时辰排列组合并冠以十二地支为名,形成完整的一天,供人们劳作,生产,报时。古代的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十二时辰制从西周的时候就开始在使用,直到明末清初才从西方传来了24小时计时制。
子时:夜深人静,人们都入睡了,老鼠才敢出来活动。从藏身的洞里出来,在家里乱窜 寻找食物。
丑时:夜已深,外面漆黑如墨。牛会在这个时候咀嚼食物,旧时的农家常在这个时候挑灯喂牛。
寅时:昼夜交替之时,老虎作为昼伏夜出的动物在这个时候最为凶猛。古时在这个时辰常常会听到虎啸。
卯时:日出之时,破晓之刻。兔子喜欢出窝吃带有露水的新鲜青草。
辰时:温度逐渐上升,阳光蒸发露水容易起雾。而传说中的龙善吞云吐雾,出现时往往被掩于云中,难见真容。
巳时:日头逐渐升高,当大雾散去,艳阳高照,龙归蛇出,蛇类开始觅食。
午时:太阳能量一天中最高的时刻,阳气达到极限,而马属于阴性动物,古时常在这个时候听到马躁动不安。
未时:太阳偏西欲落,羊在这个时候胃口大开,是放羊的最好时刻。
申时:黄昏将至,天光将熄。猴子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,习惯在这个时候啼叫。
酉时:天光熄灭,能见度降低。鸡感受到了光线的变化,会在鸡窝旁打转,归笼之时已至。
戌时:黑暗笼罩大地,危险在暗处滋生。狗开始蹲守家门,保家护院。
亥时:一天已接近尾声,人们停止劳作。只剩下猪拱槽吧唧嘴的声音。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